匠心筑精品 智造树典范 ——建安七十三处承建的里必煤矿行政办公联合建筑主体封顶纪实
日前,建安七十三处承建的中煤华晋里必煤矿行政办公联合建筑工程主体顺利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在打造“精品工程”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里必煤矿的标志性建筑,项目工程体量大,工期跨度长,结构造型复杂,项目施工中,七十三处积极打造“BIM+智慧工地”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双示范点,确保了项目高质量推进,更是赢得了业主“安全放心单位”的好评!
安全为先 铸就标杆
“没有了安全,一切都将是空谈。”在每日班前会上该项目负责人杜志强始终强调着安全的必要性。
为全面保障施工安全,该项目通过编织“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安全网,将安全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内,持续深化安全意识,利用安全培训、安全交底、班前会等多形式教育稳定灌输安全理念;到外,积极营造安全氛围,除设置警示标识、亲情提示等常规安全提示外,引进智能安全语音提示,打造安全体验区,让施工人员更直接感受施工现场的危险;从上,探索推进各岗位工种程序化作业,从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入手,进一步推动岗位、工种规范安全操作;到下,意识转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项目职工及一线施工人员自主拍摄“岗位标准程序化作业”、“有我在 请放心”等安全微视频,通过现场大屏和网络抖音广泛传播,得到极大反响。
此外,该项目还致力打造“安全+标准”工地,现场采用装配式上人马道、制式安全通道等安全设备,自制箍筋吊装笼等工具类小型安全设施装置,采用折叠式活动厢房规范办公生活区临建。高标准、严要求的安标化建设,使该项目在里必煤矿安标化检查中多次获得评比第一名,成为参建单位中的一支标杆单位!
科技引领 智造精品
“要想创造‘精品’、打造‘标杆’,在细致管理的基础上,还得借助‘科技’的力量,BIM!”经项目前期策划,图纸会审,了解到工程存在外墙造型复杂、功能分区繁多、深化设计困难等诸多难题后,该项目技术经理提出了解决方案。
为此,项目部成立了BIM工作室,联合河北工程大学开展了BIM研究与专题培训。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自然地形、建筑指标等,进行统一分析,确定出建筑设计最优基本框架;在图纸会审阶段,突出BIM模型可视化优点,建立工程实体模型,直观地发现图纸中“错、漏、碰、缺”问题,并作出及时优化;作业前交底阶段,利用BIM模型可视化特点,将相关构件通过3D模型详细展示,源头上避免窝工返工;施工生产阶段,引入BIMCC云平台、物联网技术,汇集多种现场智能设备信息,通过数据自主收集分析、高频问题自动预警功能等,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可视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借助BIM实现了施工生产的“精”与“细”,期间质量管控也得打“实”,为杜绝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该项目革新工作思路,推行“实打实”的质量要求,通过持表实量复查、举牌实名验收、数据实测上墙等“多实”手段,为工程质量打下了一针“强效剂”!
学史力行 责任担当
人心齐,泰山移。精品工程的打造,离不开全员的努力,更离不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该项目以“党建+”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党员服务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项目党支部主动与公司示范党支部对接形成1+1帮扶对子,做到学习榜样,看齐榜样;通过组织“党史快问快答”、“红歌传唱”等活动,积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各项活动,通过美化职工生活环境、采购防暑设备等一系列措施,切切实实做到了办实事,凝人心;在施工生产中,党员干部坚持冲锋在前,无论是BIM技术学习,还是在安全质量管控上,都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针对疫情反复,该项目坚持“党建+战疫”工作模式,“线上线下”同心防疫保生产。在线上,通过微信群,每天更新官方权威报道和疫情防控知识,指导职工科学有效地做好个人防护;在线下,将“一名党员一名安监员”活动形式拓展,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示范岗”、“青年突击队”,每日开展“三区”消杀、体温检测等工作,确保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匠心筑精品,智造树典范。下一步,项目部将以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抓实干的态度,持续抓好后续施工,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刘琪 文)